沪滇校际交流传薪火|上戏 《新·回春之曲》于云艺“田汉在西
南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
系列展演活动”上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上海戏剧学院演出的话剧《新·回春之曲》,于2025年9月23、24日,在由云南艺术学院与田汉基金会主办的“田汉在西南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系列展演活动”上精彩上演。演出搭建起了沪滇艺术高校交流的桥梁,更体现了青年学子以戏剧之力对红色记忆的传承。

田汉是文艺抗战的重要倡导者和践行者。1934年,田汉创作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回春之曲》。该剧写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际,以华侨青年高维汉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斗中失去记忆之后又被唤醒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恋人梅娘的爱情为主线,在抗战题材的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不仅有炽热的爱国激情,还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将家国情怀融于一体。

该剧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重构和再创作。《回春之曲》创作时,全面抗战尚未爆发,《义勇军进行曲》也没有问世。《新·回春之曲》则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原作中,高维汉被春节的鞭炮声唤醒了记忆,而《新·回春之曲》则将唤醒高维汉记忆的元素改为了抗战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也是田汉所创作,“让田汉的作品与田汉的作品相遇”,是本次再创作的一大亮点。

《新·回春之曲》在舞台上塑造了失忆的高维汉和被困的高维汉两个形象,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冲突,进一步凸显了“回春”的意象,既指个人创伤的治愈,更象征民族精神的全面觉醒。同时,此次演出还保留了原作中的《梅娘曲》《告别南洋》等插曲,这两首歌曲以及《义勇军进行曲》均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值得一提的是,聂耳是云南籍的杰出民族音乐家,《新·回春之曲》在滇的演出不仅是对田汉的缅怀,也是对聂耳的致敬。


《新·回春之曲》以当代艺术语言解读红色经典的方式,得到与会专家与云南艺术学院师生的高度认可,认为其不仅深化了对田汉“文艺为抗战服务”理念的理解,更通过校际交流,让青年学子在艺术碰撞中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演出既是沪滇高校学术与艺术交流的重要成果,也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跨区域传播的生动实践。上海戏剧学院与云南艺术学院均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艺术传承与校际育人合作,以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能。

文字来源:刘 颖
图片来源:章浩钦 伍慧佳 曹炜 颜显懿 曹源 郑杭航 刘恺
一审:杨洋
二审:王建 和建元
三审:杨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