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全国民族剧种共同体意识创作研讨交流会”在大理成功举办
2025年7月23、24日,由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少数民族戏剧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承办,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协办的“百花戏韵·共铸同心——全国民族剧种共同体意识创作研讨交流会”在大理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主题聚焦少数民族戏剧院团发展现状、少数民族戏剧经典剧目资料整理保存情况、近年新剧目创作情况等问题。会议包括全国民族戏剧剧种院团长交流会、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阶段性成果研讨会、白剧调研和展演等内容。来自国内8省区15家民族戏剧团体院团长及代表在为期2天的议程中展开充分交流。
7月23日上午,会议在苍山饭店举行开幕式,由重大课题第五子课题负责人、戏剧学院戏剧学系主任苗露教授主持,重大课题组首席专家、戏剧学院杨军院长致欢迎词。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伟科,云南艺术学院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杨俊霞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开幕式后举行全国民族戏剧院团长交流会,由首席专家杨军主持。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重大项目第四子课题负责人毛小雨做了大会主旨演讲,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的历史脉络与理论关系。


省外院团代表率先发言。西藏藏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青海省黄南州热贡艺术研究院院长仁青加、青海省藏剧团副团长李加东周分别介绍了藏戏近些年的创作与发展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剧院木卡姆(维剧)艺术团团长地力下提·帕尔哈提对木卡姆和维剧的保护传承提出了新的看法;吉林省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奚望介绍了满族新城戏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歌舞团副团长罗松花讲述了朝鲜唱剧的发展历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编剧闫鹏飞和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编剧图力古尔,分别介绍了不同区域蒙古剧的历史特色和创作历程;贵州省侗戏文化研究会会长杨俊结合自身创作研究经历,介绍了贵州侗戏创作的经验。


云南省内剧团共有六个民族剧种院团代表前来参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团长姜果对课题组和全国民族剧种院团长来到大理表示热烈欢迎,另有文山壮族自治州壮剧团团长黄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章哈剧)团长王盛伟、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艺术剧院(彝剧团)副院长郭剑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原副主任保锐和大理云龙县白族吹吹腔戏副团长陈国东,分别介绍了各院团的剧种传承和剧目创作情况。

最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伟科,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分别对本次会议做点评发言和总结发言,从不同角度勉励云南艺术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与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院团,密切联系、团结努力,为中国民族戏剧事业贡献学界和行业的聚合力量。


7月24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成员召开阶段性成果研讨会,会议由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副教授杨洋主持。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周靖波对课题进一步开展的重点任务、思路方法和注意问题进行主旨发言。闻云峰、杨洋、马慧、施媚、苗露五位老师分别代表五个子课题陈述了研究进展和未来计划。同时,会上还邀请相关科技公司为课题组成员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戏剧AI科研平台”的线上使用培训,首席专家杨军进行总结发言,对下一阶段课题研究提出要求和部署。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的工作环境和资料中心、排练场设施等,并在大理州非遗中心观摩了白剧艺术非遗活态展示。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继强到现场热情致辞,白剧团演职员用精湛的表演艺术向全国专家和同行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戏剧的风采,给参会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席专家杨军为大理白剧团奉上重大课题组和戏剧学院的感谢状。


本次会议及活动的召开,不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5年度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重点进展,也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历程中,剧种院团增进交流、相互学习、团结进步的重要盛会。

2025年7月28日
文字:苗露
图片:赵永惠
一审:王建
二审:杨军
三审:杨祝飞